首页 头条 时事 社会 发布 综合 百业 专题 | 热视 镜头 直播 | 市中区 东兴区 隆昌市 资中县 威远县 经开区 高新区 | VRH5读图 | 读报
甜城宣讲员|内江市委党校彭枥燃:范长江的“三个第一”
来 源:i内江 记 者:通讯员 彭枥燃 编 辑:曾小龙 发布时间:2022-05-16 09:40:43
内江市委党校彭枥燃分享《范长江的三个第一》


在我们屏幕上所展示的,便是陈列在范长江纪念馆的一支不平凡的笔,它书写出了中国新闻史上的“三个第一”!今天,我将会为大家讲述这“三个第一”的故事,一起来回忆它的主人“新闻巨子”范长江同志,一起来感悟他是如何通过一支笔,逐步转型成为一名革命战士,并成为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出色的领导者、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的故事!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就此开始了伟大的长征。在当时,千方百计地想要去获解长征消息的人可谓是数不胜数,但是敢对此进行报道的人却一个也没有。而范长江,却挺身而出,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西北的路途,开始追踪报道工农红军长征。

他沿着西北的路途一直前进,直到深入到了敦煌、玉门、西宁等地,整个西北之行历时十个月,行程更是达数千公里。我们反观交通便利的现在,想要前往这些地方仍旧是十分困难的。所以我们可想可知,范长江在整个西北行的路途当中是经历了怎样的千辛万苦。他在西北行的路途当中一直追踪报道红军长征。正如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胡愈之先生在悼念范长江的文章中写到的那样:“长江是在国内报纸上公开如实报道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人!”

而这就是范长江的第一个第一,也即是第一个全面报道工农红军长征。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国民党当局对外封锁了消息,这使得举国上下都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中,而不明真相的民众仅凭着臆想和猜测便开始纷纷指责张学良及杨虎城二位将军的“罪行”。但范长江不一样,他凭借着敏锐的新闻直觉,认定事变的真相绝非如此简单,背后一定有着别样的隐情内幕。于是,他下定了决心,决定只身前往西安。周围的朋友又是如何想、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呢?大家都纷纷劝阻他,让他不要冒这个风险,在这个时候想要前往西安城内,无疑是一件会丢脑袋的事情!什么?会死人?这显然不是在危言耸听,这在当时的西安,情况的确就是这么紧急和危重。但是倔脾气的范长江却下定了决心,纵然是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一探中国政治之究竟!

于是,他日夜兼程、顶风冒雨,开始直接前往西安古城。但是当到了西安的时候,却是城门紧闭,半个人影都没有。到了第二天,城门终于半开了,然而少数进城的人也都遭到了严格的盘查。在这个时候想要进入西安城内,谈何容易啊!忽然,他灵机一动,找到了城门脚下的一位农民,以自己身上的虎皮斗篷和貂皮帽子换来了农民的一身破棉衣,并穿在了身上,这才扮成了菜农,成功地进入了西安城里。而在这之后,他本人也这样趣味地形容到这一次经历,他说:“斗篷诚可贵,帽子价更高,若为抢新闻,二者皆可抛!”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好友邓宝珊的引荐之下,次日,他终于见到了周恩来同志。而这一天也成为了让他终身难忘的一天。这天,周恩来用炽热的双手紧紧地握住范长江的双手,激动地告诉他说:“我们红军里面的人对你的名字都很熟悉,你和我们党和红军都没有关系,我们很惊异你对于我们行动的研究和分析。”

两个人就这样交谈了好几个小时,周恩来向他详细介绍了西安事变的具体经过和中共对于此次事变的态度。范长江准确地把握了西安事变的实质。在从延安返回之后,他就立即写出了《动荡中之西北大局》这篇时事评论,全文都在披露西安事变的真实原委。

1937年2月15日,这天上午,蒋介石才刚刚洋洋得意地作了“因对我领袖的人格所折服,所以张杨二人幡然悔悟,遂将我送回来”的报告。下午,范长江的《动荡中之西北大局》就在《大公报》的最显著位置上被刊登了出来。上午下午截然相反的两种言论,毫无疑问当场打了蒋介石的脸,气得他勃然大怒,在办公室里破口大骂。然而,毛泽东看到之后却激动不已,他连声地称赞道:“好!好!好!真是太好了!”

而这一爆炸性反转也立即在全国掀起了轩然大波,这也致使蒋介石不得不按照事先约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范长江的这一报道,推动了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立,同时更是为全民族抗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他本人在这一过程当中,政治信仰也愈发地变得坚定了起来,他认定了中国共产党就是那个能够指引民众走出黑暗的唯一灯塔!

而这就是范长江的第二个第一,也即是第一个真实报道西安事变。

对于长征的深入了解以及在西安时和周恩来的畅谈,使范长江产生了想要成为第一个采访红都延安的国统区记者这样一种想法。于是在西安时,他就向周恩来提出了这一请求,在取得中共的同意后,一行人开始前往延安。而在延安,范长江也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同志。

一见到毛泽东,他便迫不及待地掏出了怀中的笔记本,记录下了这第一次会面,他写道:“许多人想象他不知是如何的怪杰,谁知他是书生一表,儒雅温和,走路像诸葛亮‘山人’的派头,而谈吐之持重与音调,又类村中学究,面目上没有特别‘毛’的地方,只是头发稍微长了一点。”

两个人相见恨晚,在窑洞里畅谈到了天亮。他们从国家民族问题谈到了红军的出路、中国的政治方向问题。一个说得出神,一个听得入迷。范长江听从了毛泽东的建议,很快地返回了上海,并开始着手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主张。他写出了大量的报道,而这些报道犹如空谷足音,令人振聋发聩!许多人通过他的报道,第一次看到了延安火热的抗战激情;第一次了解到了真实的中国共产党;更是第一次诞生了想要追随党的脚步这样一种想法!

范长江的每一篇报道,毛泽东都认真阅读,他感慨万千。于是在一天深夜的凌晨时分,写下了一封言简却意重的亲笔信,信中这样写道:

“长江先生,那次很简慢你,对不住得很!你的文章我们都看过了,深致谢意!……弟 毛泽东……” 

毛泽东比范长江年长16岁,但在这封亲笔信当中却以“弟”的名义来自谦。一个“弟”字,让范长江永远忘不了那一夜的彻夜长谈;一个“弟”字,更是让他看到了这位伟大领袖谦逊的人格和博大的胸怀!

范长江用纪念馆内的这支笔,书写出了三个第一的故事。而书写三个第一故事的过程既是他艰难地寻求真理和正义的过程,也是他从一名热血青年转型成为一名共产主义革命战士的艰难过程!从三个第一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他敢为人先、求真务实和不畏艰险的宝贵精神,而这些宝贵精神至今依旧熠熠生辉,至今依旧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范长江,他无愧于他所在的时代!而身处中华民族全面复兴、全面繁荣发展的新时代的今天,我们更应该要积极地、主动地,去珍惜我们手中的“这支笔”,无愧于我们所处的时代、无愧于我们的国家、更要无愧于我们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