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教育系统干部职工热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时间: 2021-11-25 08:52 内江日报】【字号: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使命,重点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百年大党通过对历史的全面深刻总结,必将进一步凝聚共识、抖擞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体中华儿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再创新的辉煌。会议意义重大,备受瞩目,引起了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强烈反响。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鲁英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一百年来,党团结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创造了“十个坚持”的宝贵经验,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实施优教行动,坚持“1147”教育工作思路,做好“建、引、联、特、管”五篇文章,擦亮“学在内江”教育品牌,全力打造成渝发展主轴教育高地,为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中心城市,推进内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而不懈奋斗。

市中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晓川表示,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抢抓机遇,开创发展新局面,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创造新的业绩。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实施“教育强区”战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内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内江六中党委书记、校长唐昭强表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内江六中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带领全体师生员工锚定“十四五”奋斗目标,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知重负重、攻坚克难,迎着困难上、顶住压力拼,拿出奋斗的干劲、闯劲、韧劲,努力创建“西南名校”,为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中心城市贡献内江六中力量。

内江铁中党总支书记、校长张大源表示,内江铁中全体党员干部教职工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立足“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高度,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内江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内江市桐梓坝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刘瑛表示,纵观中国共产党奋斗百年的风雨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风险中“稳舵驭舟”,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靠的是千千万万个党员以忠诚之心拼搏奉献。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双减”下五育并举的新模式,积极探索桐小“双减”下教师“15+”课堂和学生“三习”模式,“优乐”课后服务模式,为打造“学在内江”教育品牌贡献力量,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贡献力量。

内江四中党支部书记肖俊元表示,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我们何其有幸能见证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这一辉煌的历史时刻,我们也将承前启后勇挑重担,奋进第二个百年目标新征程。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在新的奋斗征程中,需要我们继续戒骄戒躁,修炼品德、磨砺本领,发挥地处城南新区这一区位优势,加强智慧校园建设,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

威远县竞力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赵远华表示,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踏上新的历史征程,竞力学校党总支将带领全体师生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各级党委和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积极推进学校“三全育人”德育模式,秉承“文理并进、发展艺体、足球特色”的办学理念,坚持特色教育,素质至上,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推进威远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内江教育高地作出应有的贡献,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内江二中教师陈微表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不断取得胜利的引领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将联系实际学好用好党的百年历史,用历史观照现实,用历史的经验指导自己的行动。牢牢守住教书育人、立德树人阵地,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信念、有家国情怀、有责任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一线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资中县球溪高级中学教师曾久琴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既要传授知识,也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主流价值,我必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到教学中,把党的故事讲给学生们听,深塑学生爱党爱国情怀,努力培养新时代所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的征程就在脚下,新的考卷已经拟定,我将紧跟党的步伐,在信念上坚定不移,在责任上勇于担当,在能力上持续提升,努力向党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编辑:刘春云
记者:刘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