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镇的甘蔗,抿甜!


11月16日下午,市中区龙门镇龙门村,在占地500亩的甘蔗种植高标准示范园内,一阵风吹过,绿茵茵的甘蔗叶被吹得沙沙作响。立冬过后,气温开始下降,层层叠叠的甘蔗正不断汲取养分茁壮成长,越来越甜,预示着收获的甜蜜。
市中区龙门镇是内江糖业的发祥地,拥有“高甜”的糖文化。1716年,福建商人曾达一来到这里,同时带来了甘蔗种和制糖工艺,从此开启了内江种蔗、制糖的辉煌历史。
2020年,内江引进本地企业四川汉安糖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市中区龙门镇龙门村为核心区,实施“甜源蔗乡”农文旅产业科技示范项目建设。除了500亩高标准甘蔗种植科技示范博览园,还有“一坊四馆”以及艺术展馆、手工艺作坊、文创空间等相关配套。建成后,将带动约5000亩甘蔗种植,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5亿元。
“这是我们去年种下的甘蔗,在内江市农科院甘蔗研究所的技术指导下,果蔗“甜城蜜蔗”、糖蔗“甜城21号”、酿酒甘蔗“甜城99号”等品种长势良好。”四川汉安糖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淑华告诉记者,虽然还未正式对外营业,但最近的网络销售量已达到每天3000斤,主要销往内江城区和成渝等地。
内江糖“高甜上线”的背后是马淑华和她的团队“让世界爱上内江甜”的甜蜜心愿。
在马淑华看来,不仅是高标准种植优质甘蔗,延伸甘蔗附加值也是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甜蜜内江”建设,实现“让世界爱上内江甜”至关重要的一步。
在“甜源蔗乡”农文旅产业科技示范项目建设现场,与成片甘蔗林交相辉映的是正在进行扫尾工程的“一坊四馆”。
一坊,指汉安糖草红糖工坊,由红糖加工区、手作体验区、甘蔗堆放区三个主体构造完成,采用全框架结构,透明玻璃外墙及坡面顶棚设计,可供游客观摩体验古法红糖的制作流程。四馆,则是通过保护百年老房,改造为曾达一纪念馆、内江糖史馆、甘蔗红糖科普馆、农耕文化馆。“四馆”区域保存着完好的穿斗式结构,一侧专门用“通透”理念保留的串架墙体;房屋之间,山墙残存着部分彩绘,依稀可以看出其曾经的荣光。
“目前,2100平方米古法红糖体验工坊已完成地基建设,钢架结构主体安装完毕,正修建隔墙;曾达一纪念馆、内江糖史馆、甘蔗红糖科普馆、农耕文化馆、文创体验中心基础修葺完工,预计12月正式开园营业。”马淑华告诉记者。
青砖绿瓦惹人羡,古色古香甜味浓。经过300多年的沉淀,一挑甘蔗跨越时空与新时代碰撞出了一种新的“甜味”。
马淑华表示,未来还计划建设现代化标准化红糖及副产品生产工厂,创建红糖品类知名品牌,让内江300年的糖文化再次辉煌起来,走向世界。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内江市分行:组织开展2021年征信业务管理培训(2021-11-19)
- 范译远:在内江感受到发展的速度与激情(2021-11-18)
- 胡波:内江是一座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2021-11-18)
- 王雷:内江给我一种特别的亲切感(2021-11-18)
- 市中医医院成功完成一例复杂髋关节翻修手术(202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