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纷飞中,他是不怕炸弹的“小鬼”

工作中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从朝鲜回国后,由于表现出色,孙宪良被保送到军校学习文化,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58年和1959年连续两年参加首都国庆大阅兵,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为自己的军旅生涯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部队,孙宪良补文化、学技能,一路提干可谓顺风顺水,但他心里放不下家乡,始终挂念着亲人。
在其离家期间,无情的大火将孙宪良本就清贫的家烧了个精光,加之父亲离世,母亲带着膝下弟妹8人艰难度日。1963年,趁着当时号召干部支援地方商业发展的机会,孙宪良带着组织的关怀,转业回到内江,进入公安机关工作,先后负责政审及接待上访等,一做就是30多年。
在妻子田洪蓉眼中,孙宪良是个十分讲究原则的人,严谨、廉洁是他始终恪守的信条。“工作中他从来不收人家任何东西,一个苹果都不会吃人家的。” 田洪蓉说。
上世纪70年代,孙宪良负责接待一名上访者,由于工作态度好、问题解决快,这名上访者十分感激,拿着一包糖硬塞到孙宪良家中。
孙宪良打算把手上的事情忙完就将糖送回去。结果家中孩子不知情,将糖拿出一颗吃了。“那怎么行,给人家补上还回去!”孙宪良知道后当即对妻子说,田洪蓉立即赶往糖酒公司买糖。“那个糖7毛2分钱1斤,我记得清清楚楚,我买了一模一样的换上完好的包装就赶紧给人家送回去了。”说起这件事,田洪蓉印象深刻。
还有一次,有人拿上两斤糖送到家里来,说感谢孙宪良的“关照”。“我哪里关照了嘛,我从来都是按规矩办事,这是我职责所在,快给人送回去。”孙宪良回到家后,一看到这“来历不明”的糖就严肃起来。
来人是谁、家住何处,田洪蓉全然不知,该还给谁、还到哪里去呢?她犯了难。后经多方询问,她才找到送糖者的家,然后将糖原封不动地送了回去。
有人送礼到家他总是退回,送到面前他就一口回绝:“拿回去,不然我就送到你的办公室去!”面对他毫不通融没有一点“走辗”的坚决态度,来人只好拿着礼物讪讪地离去。
工作多年,孙宪良始终发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艰苦朴素、两袖清风,并以此勉励后人。在两个孩子相继进入公安机关工作后,他也不厌其烦地教育二人要始终保持一身正气、恪守廉洁。“人家也不容易,我们做好自己的工作是职责所在,不能要人家的东西。”他的话语,朴实无华却掷地有声。
采访中,孙宪良略微颤抖着手,悉数将自己珍藏的奖章、袖章及老照片等一一摆出来,像分享宝贝一样向记者介绍。虽已历经数十年,奖章依然被保存得十分完好,米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及“中国人民解放军”袖章上几乎没有污渍,足见保护之用心,黑白老照片也被放大翻印以方便留存。
“他平时话很少,和你说起曾经的那些事,话好像特别多。”田洪蓉说。而满头花发的孙宪良看着自己的“珍藏”,忆起当年那个昂扬壮志、勇敢无畏的年轻自己,脸上布满骄傲自豪的笑容。
- 资中:消防演练进车站(2020-11-12)
- “天眼”追踪,资中警方跨省抓获两嫌疑人(2020-11-12)
- 核载7人实载14人 这辆面包车严重超员受罚(2020-11-12)
- 内江公安公布 “净网2020”专项行动典型案例(2020-11-12)
- 消防宣传进幼儿园 消防知识从小培养(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