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扶贫一线,有一位内江警察

【时间: 2020-06-15 08:54 内江日报】【字号:


刘宁(中)和工作队员们在村委会举行升旗仪式


刘宁为贫困户发放电视机

2控辍保学助推教育扶贫

簸箕湾村教育条件落后,文盲人数较多,绝大多数村民连小学都没有顺利毕业,初中以上学历的人更是寥寥无几,适龄儿童辍学率比较高。

这几年,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簸箕湾村教育教学条件逐步改善,村里已经有了两所幼儿园和一所教授一至三年级课程的村小。尽管如此,依然有不少村民对子女教育问题不够重视,让孩子早早辍学在家务农或早婚早孕。

扶贫先扶志和智。

“发展教育事业是扶贫的长效手段,让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是开展综合帮扶的工作要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刘宁深知教育扶贫的重要性,也迫切地想要改变现状。

村民甫日尔色共有6个孩子,长女普建莉读了初一后就辍学在家了。

作为孩子父亲的甫日尔色认为,女孩长大了就要嫁人,不用读书,并且家里正缺人手干农活。乡上村上多次劝说,甫日尔色依然没有改变主意。刘宁得知情况后,多次上门进行普法宣传,与甫日尔色摆龙门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联系学校老师一起入户看望孩子,了解和收集其家庭情况信息。刘宁还自掏腰包为普建莉购买了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

去的次数多了,甫日尔色渐渐被他的真情感动,最终同意让孩子返校读书。2019年春季,普建莉返回了校园,今年即将初中毕业。

除了日常的入户走访,每年春季、秋季开学之际,刘宁都特别注重走访有适龄儿童的家庭,了解孩子们的入学情况。他带着村干部开展全村适龄儿童摸排走访,千方百计动员适龄儿童按时返校学习。截至目前,已成功劝返8名辍学儿童,进一步加强了控辍保学,确保了全村适龄儿童100%入学。

刘宁说,从村民对待子女教育问题的态度,能够窥见落后陈旧观念对他们的影响之深远,因此,强化移风易俗,帮助村民除陋习树新风也是他工作的重要内容。

为了改变村内存在的童养媳、随地大小便、婚丧嫁娶铺张浪费等现象,刘宁以“五好创建”为抓手,集中开展“推动移风易俗、促进村风文明”宣传,通过除陈规陋习宣传、卫生大扫除、卫生保洁户评选等活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村里吹起了文明乡风。

编辑:吕忆曦
记者:姜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