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院法官们心里“最牵挂的人”——
日前,隆昌市黄家镇豹子村张德银家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们又来他家做客了。收到新衣服、新玩具的孙儿小明(化名)显得异常高兴。

张德银是村里的困难群众,在决战脱贫攻坚行动中,市中院与张家建立了对口帮扶联系。去年底,市中院干警汪于扬成为张德银家的帮扶责任人。张德银的孙子小明患有脑萎缩,他成为法官们心里最牵挂的人。
当日上午10时许,汪于扬等人带着给孩子精心准备的礼物来到张家。还未进门,汪于扬便扯起嗓子向院内喊话——“小明在不在家?”,俨然就像是在走亲戚。
听到喊声的小明,坐着轮椅从屋内冲出来,汪于扬赶紧一把将轮椅拉住,生怕孩子摔倒。见到熟悉的汪叔叔,孩子开心地笑了。
随后,汪于扬等人将给小明准备的礼物——衣物、玩具、零食,一样一样拿给他看,小明不停地鼓掌,不太连贯地说出“好看”“喜欢”“谢谢”等!

看着孩子高兴的样子,在一旁的爷爷张德银却忍不住落泪。老人告诉记者,小明今年11岁,在他3岁多的时候,腿脚行动困难,5岁后便完全不能行走,后诊断为脑萎缩。这些年来,他们带着孩子四处求医,在成都先后进行了两次康复手术治疗,但依然未能改变孩子的病况。小明父母离异多年,小明跟着父亲生活,为了撑起这个家,小明的父亲到成都的一家制衣厂打工,孩子只得留在家中由爷爷奶奶照顾。但由于两位老人经常下地干活,没人陪伴的小明常常孤独地坐在大门口。内江中院与他们家结成帮扶对子后,中院的法官们常常来看小明,这让张德银一家感到特别温暖。
老人指着家门口与院坝连接起的水泥坡道称,这条水泥道是帮扶责任人汪于扬请人帮他们修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小明的轮椅通过。有了这条坡道后,他和老伴经常推着小明到院中晒太阳。
内江中院对口帮扶张家以来,小明不仅成为了帮扶责任人汪于扬心里的牵挂,更是市中院法官们共同的牵挂,他们纷纷慷慨解囊,自发为小明发起了捐赠活动,这次带来的礼物,就是大家自发给小明准备的,细心的汪于扬还特意给小明购买了一套海绵拼图地垫,铺在小明的房间内,让他可以在地上开心玩耍。
内江中院党办副主任刘娟介绍,内江中院严格落实帮扶责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用心务实求细做好帮扶工作,将帮扶对象当成亲戚,不仅从经济收入上帮扶,还从情感上与帮扶对象建立真挚的感情,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而努力。
- 劳模精神大家谈(2020-05-07)
- 按揭购房未取得贷款,责任在谁?(2020-05-07)
- 用脚步丈量大街小巷 网格员以心守护群众安全(2020-05-07)
- “五一”期间 内江社会治安平稳安定(2020-05-07)
- 内江市志愿者为23所幼儿园免费消毒(20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