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大姐”:记隆昌市古湖街道跃进街社区党支部书记杨德秀

【时间: 2019-11-05 09:32 内江晚报】【字号:

在隆昌市古湖街道跃进街社区,党支部书记杨德秀因平易近人、善于和群众打成一片而被人称为“知心大姐”。

调解矛盾、热心助人,从1999年担任社区干部开始,20年来,杨德秀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心从未改变。她坦言,自己喜欢这份工作,也从中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11月1日,记者走进跃进街社区,倾听杨德秀的故事——


工作中的杨德秀

倾情付出:

流浪汉有了固定的家

当蓬头垢面的姜戈(化名)出现在古湖街道跃进街社区时,周围人忍不住捏住了鼻子,一些人甚至绕道而走——这一幕出现在2017年底,但杨德秀对此记忆犹新。

当时,姜戈已在外流浪了三个月,靠着在桥洞、垃圾库、餐馆后厨捡垃圾、淘剩菜剩饭过活,身上的衣服已经脏得看不出本色,头发枯草一般,胡子拉碴的脸上粘着油脂。

杨德秀带着姜戈到社区办公室附近的理发店理发,但接连走了三家店,都被拒绝了。最后,杨德秀是在巷尾的一个理发摊花了双倍的价钱,才为姜戈“拾掇”了一番。

在此之前,姜戈不知去向,这让社区干部们都有些紧张,特别是杨德秀,三天两头就打电话叮嘱该片区的网格员,一定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尽力找到姜戈。

姜戈早年母亲去世,在此不久前,父亲也离世了。四十多岁的姜戈因患有轻度抑郁,而且居无定所,成了社区重点关注的对象。

失踪三个月后,姜戈总算被找到了,但他的一身“行头”让人不忍直视。那天,很多居民都看见社区书记杨德秀带着他求了好几家理发店,才让姜戈恢复了本来面目。

之后,杨德秀又带着社区干部帮姜戈租了一间房子,置办了床上用品,买来油米面,甚至出租屋的钥匙她也要求网格员留一把以备不时之需。总之一句话:姜戈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失踪了,而且要生活得更好。

忙完这些,已是春节。

在杨德秀的忙活下,姜戈的临时困难补助、低保、廉租房等陆续申请下来了。考虑到姜戈不愿意在家里自己做饭,杨德秀又想了一个办法,她委托一名开餐馆的居民小组长,由姜戈每月交一点生活费,一日三餐就此解决了。

申请到廉租房后,杨德秀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帮助姜戈搬到新家。

“当时,姜戈被送到办公室来时,一身都是黑漆漆的,很多人不愿意靠近。”社区工作人员张恒回忆,热心的杨德秀带着他去找理发店,又帮忙找洗澡的地方,收拾出来后,姜戈和正常人并没什么区别,“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在议论这件事,其实这样的事还有很多,佩服杨书记,看得出来,她是真心想要帮助居民!”


杨德秀调解纠纷

悉心调解:

抑郁症患者重获家庭温暖

社区居民杨思艺(化名)曾患有中度抑郁症,但通过近一年多的积极治疗,加上家庭生活回归和谐,她的病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如果不是杨德秀,她也不知道自己如今会是什么样。

去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当杨思艺来到社区办公室找到杨德秀时,杨德秀有些吃惊:杨思艺一米六五的个头,仅有八十多斤,最瘦的地方,可以用皮包骨头来形容。

杨德秀心疼不已,她和杨思艺交流得知,因为杨思艺患病,夫妻俩关系不太好,做饭也都是各做各的。同时,杨思艺和两个女儿的关系也是剑拔弩张,这让她很苦恼。想来想去,她决定求助于杨德秀。

杨德秀放下手中的活,和杨思艺一起去到她家。当时,已是下午六点多,杨思艺的丈夫正吃着饭,见到杨德秀她们,并没有打招呼,杨德秀于是坐在一边等着,直到他吃得差不多了,才开始与他拉家常。

一开始,杨思艺的丈夫语气冷淡,脸色也不好看,但通过简单的沟通后,他慢慢打开了话匣子,跟杨德秀说起了家事,也说了很多对杨思艺不满的地方。

杨德秀耐心地听着,说了很多开导的话。这天,她到晚上八点多才回到家。

第二天,杨德秀又找到杨思艺女儿的电话号码,通过电话沟通,了解了杨思艺和女儿之间情感淡薄的症结,并告诉杨思艺的女儿,不能用冷暴力的形式来处理问题。

经过几次和杨思艺家人的沟通,加上对杨思艺本人的开导以及医院的治疗,杨思艺渐渐有了转变。当她再来找到杨德秀时,精神状况已经比上一次好多了:“杨妹儿,谢谢你,要不是你,我都不晓得咋过下去……”经过沟通,她不仅和丈夫重归于好,和女儿之间的心结和误会也解开了。不久前,杨思艺还和女儿一起去旅游了。

杨思艺把杨德秀当成了自己的家人,什么都愿意和她分享交流。看到杨思艺慢慢好转,杨德秀也很开心:“作为社区干部,最愿意看到的就是居民们都和睦,最不愿见的,就是纠纷和扯皮。”

可调解矛盾纠纷恰恰也是考量社区干部功底的重要部分。

2017年9月,一名居民想不开寻短见吃了安眠药,被居民小组长发现,赶紧通知了杨德秀,杨德秀快速报了警,又一口气冲上5楼这位居民家里,但这名居民死活不肯去医院。杨德秀态度很坚决:“必须走!”她和小组长二话不说就架起这个居民,送上救护车,到医院里洗了胃,脱离了危险。事后,杨德秀又不断给这名居民做思想工作,打消了其轻生的念头。后来,这名居民还送来了一面锦旗。

在很多居民心目中,杨德秀是一位值得信赖的“知心姐姐”,不管是调解家庭矛盾,还是调解邻里纠纷,只要有她在,问题总能解决。


杨德秀与同事交流工作

甘当先锋:

一心为社区工作奔走

别看杨德秀长得秀气,却是搬运站工人出身,但凡社区搞卫生、抬重物,杨德秀都冲在最前头。在她的带动下,居民小组长、低保户和社区志愿者组成了一支强有力的队伍。

今年7月,正值创卫关键时期,杨德秀在运送垃圾上车时,不慎被尖锐物划伤了脚踝,当时她看到只是一个小口子,并没有在意,也没有理会,没想到伤口却感染了,痛得走路只能跛着脚。之后,她还利用休息时间去诊所输了一周的液,也不见好。最后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因为伤口处理不当,淤积了一个结,可能要做手术。

经过半个月的治疗,伤还没好彻底,杨德秀在上班途中又遭遇了一个交通事故,被小车撞到胯骨软组织损伤,需要住院治疗。其间,杨德秀把办公室“搬”到了病房,一边输着液一边处理社区的工作。

说到这件事,社区工作人员蒋胜印象深刻:“医生让休息一个月,可她考虑到社区人手不够,半个多月刚过就跛着脚来上班了。”每天上午,上了班,中午她就去医院输液,下午上了班,晚上又去输液。

居民万玉琼告诉记者,因为一些生活上的事情和杨德秀打过几次交道,感觉她是一个特别务实的人,而且很随和,没有架子,处理群众的事情很积极,也能很快就和群众打成一片,是一个很有亲和力的书记。

“这就是我们的书记,心里除了居民就是工作,唯独没有自己。”蒋胜这样评价杨德秀。

可杨德秀满不在乎:“居民和工作,能带给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编辑:吕忆曦
记者:丁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