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造林十余载,两千亩青山福荫五个村,走近返乡创业者张胜
不变的初心:
发展生态农业助力贫困村退出
随着荒山变青山,张胜的造林之举日渐被村民认可。
2016年7月,本镇贫困村民胜村的“第一书记”郭开宾找到张胜:“民胜村在海拔900多米的山上,难以摆脱贫困,你能不能来扶持一把。”张胜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投资,难以得到回报,但是,自己返乡的目的就是要努力改变家乡面貌,他愿意为脱贫攻坚尽一份力。
他来到民胜村,发现村民居住分散,撂荒地较多,但当地风景优美,他决定在此打造观光旅游项目。
这次,他计划以每亩每年600元的价格,向村民流转300多亩荒坡荒地,创办旅游观光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红土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种植果树、花草、林木,在林下养殖跑山猪、跑山鸡等,并修建休闲旅游设施,开发景点农旅项目。
然而,项目实施并非一帆风顺,有个别村民不愿流转土地。开发,必须成片才行,因此项目一度无法实施。
怎么办?村组干部与张胜一起去给村民做思想工作,过节时,张胜还主动上门慰问,并在土地流转资金上给予适当倾斜。最终,村民被感动,将土地流转给了张胜。
编辑:吕忆曦
记者:唐兆权
【社会热点】
【相关阅读】
- 守护万家灯火的“技术尖兵”—记内江市第七届劳动模范范磊(2019-05-20)
- 内江籍残疾人运动员魏怡夺得女子举重项目铜牌(2019-05-20)
- 身患残疾的他创办公司 为残疾人量身定制岗位(2019-05-17)
- 社会各界帮助养鸡户及时止损 重振旗鼓 鸡“换”鸭充满信心(2019-05-17)
- 村里来了位“布鞋书记”(2019-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