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进村,贫困户变身“上班族”
村民打包水果
“家门口上班,挣钱、顾家两不误,真是太好了。”5月10日,东兴区高梁镇清溪村5组村民蔡怀珍,早上8点准时来到村里的一家水果包装厂上班。
分拣、过秤、封箱……蔡怀珍动作熟练。有了这份工作,今年63岁的她脱贫信心更足了。
蔡怀珍告诉记者,她家就在包装厂附近,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12月,村里建起了水果包装厂,她第一时间报了名,成为了一名包装工人,第一个月就领了2000多元的工资。
“我这把年纪还能进厂当工人,是没有想过的好事。”蔡怀珍高兴地说,走路10分钟就到车间,每天劳动有工资,成为了上班族。
每天与蔡怀珍一同前来上班的还有同村及附近村的60多名村民。记者在现场注意到,10分钟左右,20多箱芒果就被包装好并搬运上车。
据了解,清溪村有9个组,540户,1813人。村里没有产业,大部分村民都是依靠传统种植,生活过得较为艰难,2013年被列为了省级贫困村。
为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2018年12月,清溪村成功引进了一家水果包装厂,并在今年3月27日正式投入运营。
记者看到,厂门口停放着准备发货的大货车,工人们在车间内两条包装线上有序地忙碌着。
“从水果产地收购,运输回来后进行分拣、包装,再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水果包装厂负责人罗鹏告诉记者,企业入驻清溪村,解决了当地村民就业,实现了企业盈利、贫困户增收。
据介绍,繁忙的时候,包装厂每天的用工量达到100人,平时也有六七十人。工人都是来自清溪村和附近村的村民,其中,清溪村有12名贫困户在此上班。
企业进村,助力脱贫攻坚。清溪村村主任闻道贵告诉记者,有了企业入驻,让贫困户就近就地上班,不仅解决了当地村民就业,而且为2019年清溪村贫困户全部脱贫提供了有力保障。
编辑:刘书香
记者:唐泽学
【社会热点】
【相关阅读】
- 2018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约5万亿元(2019-05-15)
- “旋转”的商机 陈洪和他的小火锅店(2019-05-15)
- 中国成多个国家入境游最大客源国(2019-05-15)
- 企业进村,贫困户变身“上班族”(2019-05-15)
- 中小银行将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2019-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