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国夫妇的创业故事
刘成国整理待取的鞋子
资中县有一对夫妇,在成都皮鞋厂工作了多年,为了照顾老人和孩子,2013年返乡创业从事皮鞋护理。几年来,夫妻俩不仅以优质服务赢得顾客的信赖,更以拾金不昧的精神打动了不少市民。
创业之初,
客源少收入低
今年44岁的刘成国,家住资中县归德镇。小时候因为家境不好,高中还未毕业就去成都皮鞋厂打工,一干就是19年。其间,他认识了同是资中人的张建英,两人互生好感,很快结婚生子。
2013年,为了照顾老人和两个孩子,夫妻俩毅然决定返乡创业,并选择了皮鞋护理行业。“做了这么多年的皮鞋,开店卖皮鞋、护理皮鞋应该是最轻车熟路的。”刘成国自信满满。但是,开店毕竟与打工有区别,要掌握的知识更全面,责任也更大。于是,开店前,刘成国花了一万元去成都学习皮鞋的护理流程、奢侈品的保养等。
当年底,鞋店正式开业。然而,前期并非一帆风顺,夫妻俩遭遇了大部分新店主都会遇到的挫折——客源少,收入低。
“临近春节,理论上是皮鞋护理的旺季,但每天到店消费的顾客寥寥无几,有时候一天只能挣一二十元,辛苦一个月,收入还不够支付房租。”刘成国回忆。
有亲朋好友劝他们放弃,还是回成都打工,夫妻俩一个月也有一万元左右的收入。妻子有些动摇,开始打退堂鼓。“我们不能轻言放弃,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要努力做好。”刘成国一边安慰妻子,一边想办法。
刘成国觉得,做生意首先要服务周到,于是,他们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开展促销活动,例如护理皮鞋送鞋垫等。
付出终得回报。半年后,鞋店生意逐渐好转,到店消费的新老顾客越来越多。
3月27日上午,记者走进资中县东大道北四巷鞋博士店,刘成国正忙着为顾客护理皮鞋,张建英则忙着整理护理好的皮鞋。一旁的鞋柜上摆满了已护理待领取的鞋子,“起码有三四百双。”刘成国说。
“老板,帮我打理一下鞋。”“刘老板,麻烦擦一下这几双鞋,我过几天再来拿。”记者采访时,不时有顾客前来。
如今,旺季时夫妻俩一天能护理差不多100双鞋,加上卖鞋,一个月收入能达到一万元左右,淡季时也有好几千元。
诚信经营,
拾金不昧获点赞
开店以来,夫妻俩坚持诚信经营。据了解,每年顾客落在鞋店的钱包、手提包、手机等物件不少于二三十件,夫妻俩均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失主,一一进行了归还。
“廖老师,等一下,你的包落了。”3月26日下午,在资中县东大道北四巷,一名中年男子一边追前面的男子一边喊道。
追了差不多三四百米,前面的男子终于听到呼喊声,回过头来,见中年男子拿着自己的包,非常惊讶,立即迎上去:“刘老板,太感谢您了!为了我的包,追了这么远……”“没事儿,下次记得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
中年男子就是刘成国,被追的男子名叫廖德强,是鞋店的老顾客。当天下午,廖德强在店内擦完鞋起身就走,把手提包遗忘在了店里。两三分钟后,刘成国发现手提包,二话不说拿起就追了出去。
“我包里有几千元现金,还有银行卡及身份证等重要证件,幸好刘老板帮我捡到。”廖德强激动地告诉记者,“刘成国拾金不昧的精神让我感动,这种正能量应该传播出去。”
其实,像这样的故事,在刘成国的店里不知道上演了多少次。
去年的一天,附近一家店铺的老板来擦鞋后,也不慎将手提包落在了店内。等刘成国发现手提包时,店铺老板早已消失在街尾。幸好失主是店内会员,留有联系方式,刘成国立即找到电话号码,联系上了对方。
“谢谢刘老板,太感谢你了,我包里有好几万元呢……”店铺老板激动不已,连声致谢。取包时,他还拿出几百元塞给刘成国,但被刘成国婉言拒绝了。
夫妻俩拾金不昧的精神得到顾客们的点赞。“既然顾客选择了我们,我们就要服务好、诚信经营,决不辜负顾客对我们的信任。”刘成国说。
不断学习,
满足更多顾客需求
尽管收入大幅增加,但夫妻俩并不满足于现状,他们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皮革不断更新,鞋子的新面料也越来越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才能为顾客服好务。为此,刘成国每年都会去成都学习或参加皮鞋护理等相关学术交流会,丰富专业知识。
刘成国表示,待时机成熟,他打算扩大店面,尽力满足更多顾客的需求。
- 市民网购“电视机”,到货后发现是电视监视器(2019-03-27)
- 曹付英:贫困村里的致富带头人(2019-03-27)
- 机票“阶梯费率”应兼顾公平与效率(2019-03-27)
- 城区鸡蛋价格下跌(2019-03-27)
- 双才镇楠林村:小雷竹长成大产业(2019-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