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才镇楠林村:小雷竹长成大产业

【时间: 2019-03-27 08:39 内江晚报】【字号:

▲ 竹笋长势旺

“竹笋多少钱一斤?”

“带壳的5元,剥好的8元。”

“这小竹笋咋卖这么贵?”

“价格虽然贵一点,但这是雷竹笋,用来炒肉巴适得很。”3月25日上午,记者在市中区桂湖街农贸市场看到,部分市民在选购鲜竹笋。

听说要采访雷竹产业,出售竹笋的肖华高兴地说:“这段时间,我们每天下午都要挖竹笋,第二天上午再拉到城区销售。”

25日下午,记者来到东兴区双才镇楠林村,站在村办公室门口,远远就能望见一片雷竹林。

“走,我带你去参观我的雷竹林。”楠林村6组村民罗彬开着小汽车,带着记者来到他家的雷竹林。

“你看,那一片雷竹都是我种植的。”罗彬说,他曾经在这块地里种过玉米,每亩收入八九百元,现在种植雷竹,既不担心天气不好影响收成,更不用担心病虫危害,而且,每亩雷竹笋的收入要比种粮食高出好几倍。

“笋子冒出20多公分,就可以挖了。”村民艾亦华一边小心翼翼地挖着竹笋,一边聊天。

▲ 喜获丰收

忙着挖竹笋的村民艾生明手机突然响起,电话里传来“艾老板,明天给我送100斤带壳竹笋到三湾农贸市场”的声音。

“竹笋上市后,我每天都要卖五六百元。”罗彬告诉记者,他家种植了3亩雷竹,今年竹笋收入1万多元没有问题,雷竹成了他家的“致富竹”。

“母亲一个人就可以管理3亩地,一年只需要施两次肥,比种其他农作物更加轻松。”罗彬说,因为种植雷竹不需要投入太多人力、物力,而且每年出笋时间只有1个月左右,更不用操心雷竹的生长。

记者了解到,雷竹又叫雷公竹、早园竹,原产地在浙江,是多年生优良笋用竹种,具有出笋早、产量高、适应性强等特点。雷竹笋色泽光亮,肉质细嫩,炒来吃非常清脆,是营养专家认定的“笋中之王”。

据了解,12年前,双才镇楠林村引进浙江的雷竹,种植多年发现经济效益还不错。近年来,楠林村大力发展雷竹产业,目前,全村种植面积达100多亩,其中6组就种了80多亩,全村一年能增收30多万元。

楠林村6组村民罗丛本过去是村里的贫困户,在雷竹种植大户的带动下,2014年开始种植雷竹,一年增收5000多元,成功摆脱了贫困。

近年来,双才镇楠林村大力发展雷竹产业,让不少种植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幸福路。

编辑:刘书香
记者:唐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