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大头菜 便民又增收
晾晒大头菜
在农村,不怕农产品种不出,就怕卖不掉。威远县新店镇新和村村民姚学良就看准这一市场需求,从事大头菜加工,不仅自己增收,还为村民提供了便利。近日,笔者来到他的加工厂,屋里屋外,院坝、池子里到处都是大头菜,工人们正在忙碌。
十多年前,村里大量种植大头菜,外出打工的姚学良也选择回村种植。后来,他发现大头菜种得多了,销售便成了问题,虽然不少村民都学习了初加工技术,但产值并不高。于是,他萌生了深加工大头菜的想法。说干就干,他把积蓄拿出来建厂房、买机器、添设施,投入近百万元。
然而,姚学良加工的第一批大头菜就遭到了顾客的冷落,或是尝一下就走人,或是看一眼就转身。
姚学良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发现盐与大头菜的比例失调,而且不均匀,有的软有的硬,有的咸有的淡,也没香味。他只得从头学起,反复品尝有经验的村民加工的大头菜,细心研究他们的做法,探索大头菜的晾晒程度以及水分保留情况和储藏时间,盐、花椒等调料的比例,甚至颗粒、条、丝的粗细等。
他不断改进工艺,坚持传统做法,既保证了大头菜脆的特性,还保留了自然香味,赢得了顾客喜爱,广东、重庆等地的商家都纷纷订购。
大头菜从清洗到切碎、出成品,姚学良实现了流水线生产,旺季时每天有二三十名工人,每人每月收入2000元左右。村里100多万公斤大头菜也有了稳定销路,村民们对他大加赞赏。
村民郭万钱说:“有姚老板这个加工厂,我们卖大头菜就方便多了,从地里扯起来就交给他,过完秤就付钱。”
编辑:刘书香
记者:唐兆权
【社会热点】
【相关阅读】
- 信用卡营销花式蹭流量 瞄准粉丝经济(2019-03-06)
- 种植草莓走上致富路(2019-03-06)
- 几起假酒案,为消费者敲响防假警钟(2019-03-06)
- “三八”节临近 “她”经济升温(2019-03-06)
- 牛市四大特征(2019-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