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李顺洪造福家乡的故事
李顺洪(中)查看草莓长势
“这些草莓马上就要结果了,要加强后期管理。”2月23日,记者见到李顺洪时,他正在白鹤湾乡村旅游生态园中的草莓基地观察草莓长势。
1971年出生于市中区永安镇石板村2组的李顺洪, 16岁时便离开家乡到成都打工。他从学徒做起,凭借认真好学的态度,很快升级为师傅。手里有了一定的积蓄后,当上了小包工头。通过不懈的努力, 成功创建了自己的建筑劳务公司。
李顺洪说,创业那些年,每次出门,父亲都会为他送行。临走时,还不忘嘱咐:“在外努力干,成功了不能忘了家乡和乡亲。” 李顺洪牢记父亲的嘱咐,在心里许下承诺:如果有一天挣了钱,一定要回来。
A
发展生态农业 带动群众致富
2013年,李顺洪打算回乡发展生态农业,但当时有朋友极力反对:“ 搞农业需要很多资金,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决心已定,没有退路。2014年年初,李顺洪回到石板村,投资3000多万元,流转了该村1组、2组、3组、7组以及相邻的永安镇三应寺村7组,共700多亩土地。结合乡村旅游,建起了集休闲、观光、采摘、餐饮为一体的休闲生态园——白鹤湾乡村旅游生态园。
该生态园如今有七八十名工人,他们都是当地及周边的村民。
“生态园解决了当地留守村民的就业问题。”李顺洪告诉记者, 一名工人一年能拿到1万多元的工资。
许多留守在家的村民感慨地说,过去外出打工挣钱,无暇顾及家人,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还可以照顾家庭。
李顺洪表示,下一步将在园区修建中高档康养公寓和一座“白鹤湾”标志性建筑。如果园区发展顺利,还准备成立公益基金,帮助贫困户脱贫,对考上大学的学生、志愿当兵的青年给予奖励。
生态园
B
捐资100多万元 完善基础设施
过去,石板村2组通往村外的只有一条毛坯土路,出行不便,生产生活运输全靠村民肩挑背磨,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
要致富先修路。2012年,李顺洪捐资10万元,修建了一条800多米长的通村水泥路,它将石板村2组和村外的主道连接起来,车辆可以直接开到村民家门口。
2013年,李顺洪捐资30万元,修通了石板村2组的公路,实现了户户通。
看到平整的水泥路四通八达,村民姚亮高兴地说:”道路修到家,下雨天不用走泥路,运输也更方便了。”
2014年,李顺洪捐资60多万元,为村里修建了山坪塘、蓄水池,解决了储水用水等问题。
C
关心关爱老人 资助贫困生上学
李顺洪是一个懂得感恩、重情谊的人, 竭尽所能帮助有困难的村民。
60多岁的村民张淑先,遭遇不幸,儿子去世,媳妇扔下孩子出走。李顺洪得知情况后,为老人送去慰问金,并拿出3000元,资助老人的孙子上学。张淑先为了表示感谢,将自己养的鸡鸭送给李顺洪,但被婉言谢绝。
- 1月,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019-02-27)
- 种植蒲葵 小蒲葵“扇”出大产业(2019-02-27)
- 昌市查处一起连环销售假茅台酒案(2019-02-27)
- 票价疯涨: 我们在失去“电影票自由”?(2019-02-20)
- 1月,城区猪肉价格下跌(2019-02-20)